> 文章列表 > 广州森林提质增绿23.95万亩 超额完成年度任务

广州森林提质增绿23.95万亩 超额完成年度任务

广州森林提质增绿23.95万亩 超额完成年度任务

2024年,广州完成了森林提质增绿23.95万亩,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4.53万亩年度建设任务,其中公益林区域林分改造占比达90%以上。根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发布的《监测报告》,2024年还完成了大径级森林培育、中幼林抚育7.8万亩,封山育林2.2万亩。

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为263.6万亩,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、河流两侧、水库周围及主要道路两侧,功能分类上主要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。空间分布以北部为主,中部次之,南部较少。从化区有116万亩,增城区62.5万亩,花都区27.5万亩,白云区15.9万亩,黄埔区16.6万亩,番禺区2.7万亩,南沙区2.3万亩,天河区2.1万亩,市属林场18万亩。

根据公益林的空间分布情况,广州因区施策,结合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总体布局,构建了由北部生态保护涵养区、中部城市森林景观区、南部生态防护区组成的公益林空间格局。北部重点推进从化、增城和花都区低质低效公益林林分改造,调整大面积人工纯林格局,服务大湾区北部森林旅游康养目的地建设;中部以提高白云、黄埔、天河区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为重点,结合城市森林景观建设,提升森林质量和布局;南部番禺、南沙区重点实施林分优化提升,对低效残次林进行替代升级,加强中幼林抚育,完善防护林体系,提升森林生态保护功能效益。持续推进全市16个绿美示范点内生态公益林建设,推动形成“以点连线、以线带面、辐射带动”的绿色发展格局。

广州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与提质增效,林木生长态势良好,森林的生态与经济价值得到同步提升。2024年,全市林分优化种植苗木661万株,其中降香黄檀、土沉香、红锥、火力楠等珍贵树种占比达60%。通过多措并举,积极推进森林抚育和封山育林工作,助力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化提升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,系统提升森林在涵养水源、保持水土、调节气候、净化空气、木材储备等方面的功能。

全市遵循“生态优先、合理利用”的原则,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、重点工程建设、重大防灾救灾项目外不得改变生态公益林林地用途,并严格落实林木采伐审批管理,禁止在生态公益林范围内进行商业性采伐。全市共聘用专职护林员1115名,对生态公益林进行全面管护。通过组织开展护林员专业技能、森林防火演练等培训,先后培训护林员2300人次。加强护林员网格化管理,实行“定格、定人、定责”,2024年以来,全市护林员平均巡护上线率达90%以上,第一时间上报事件1038件,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管护水平。

2024年,全市共安排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和管护经费3.2亿元,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、经营者等进行经济补偿,保障广大林农基本权益,充分调动社会群众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。